image source:TenMax 提供

文/TenMax Tobey

购物强档来袭,行销人准备好了吗?年末近在眼前,大众「犒赏自己」、「四处送礼」的需求涌现,加上双数购物节从 9.9 一路叠加买气至双 11、双 12 高峰,使得每年 10-12 月,成为消费者比较优惠、疯狂购物的时节。报告指出,高达 91% 消费者曾在年末购物,而近期通货膨胀加剧,更加深了消费者想在优惠档期,一次购足全年所需的念头,使得年底数位行销显得格外重要。这篇文章,TenMax 根据 Meta 针对台湾市场所做的调查,为你整理「探索」、「评估」与「购买」三阶段的关键消费者洞察,一起来看看!

一、何时起跑刚刚好?4 周前曝光、1 周前促购

购物节行销,时程怎麽抓?Google 报告指出,台湾消费者通常在购物节到来的四个星期前,就已经开始搜寻优惠资讯;Meta 数据也指出,60% 的消费者认为「提前做好购物规划」比以往更加重要。

建议品牌可於强档活动前一个月,开始布局多管道曝光,以增强印象为主要目的,为後续促购做好准备,例如:运用联播网广告达成购物暗示,或是投入关键字广告触及早期开跑的买家;而在活动到来前一周,则需要开始大量释出商品与优惠资讯,以聚焦关注、鼓励行动为目标,吸引消费者浏览网站、将商品加入购物车;活动当天(例如 11 月 11 日)则以极大化销售为目标,使用限时特卖、超杀优惠等推动购买;待活动结束,更可规划几波小活动延续买气!

二、探索阶段:吸新客,管道、形式、内容全攻略

购物节是绝佳的探索阶段,消费者会在这段时期积极查找更多的品牌与产品;反过来说,这也是品牌想触及新客不可忽视的机会。Meta 调查指出,47% 网友会在年末购物节期间发现新的产品或服务、40% 消费者认识了新的品牌,并有 41% 透过广告获得以上的新资讯。那麽品牌该透过什麽管道、形式和内容,才能在探索阶段脱颖而出?3 大洞察一次看:

洞察一:消费者资讯管道多,360 度行销成标配

Read More

image source:pixabay

文/陈羿郿

不动产及房仲业投入在广告的预算是占很大比例,除了电视、户外广告外,网路世界也是竞争激烈,特别是透过影音广告触及消费者,成功的广告宣传不仅能吸引消费者目光,在大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回味许久,甚至进而带动业绩成长。

而同业之间,也常透过广告表达不同的品牌诉求及主张,网路温度计带大家一起来看信义房屋、永庆房屋、台湾房屋三大房仲品牌推出的影音广告,分别有哪些特点?

一、信义房屋

信义房屋释出最新20秒影音广告,主打挑高、大露台的房子都能透过精准的「AI大数据智能配案」找到合适的买家,为屋主提高带看成效,再搭配「DiNDON 智能赏屋」提供线上室内装潢模拟,3D变装各种室内设计风格,「为您的房子,找到对的人」。

信义房屋表示,仲介服务系统推出「「AI大数据智能配案」,运用大数据比对买方找屋偏好,让第一线业务同仁能更精准为屋主媒合潜在买方;再搭配官网与App的「智能推荐」,不论买方在哪里,都能帮屋主主动出击、精准找出潜在买方。

二、永庆房屋

永庆房屋新广告「真房价保证-小夫妻买房篇」改编自真实案例,叙述带着孩子的小夫妻,辛苦存钱买房,没想到却遇到黑心仲介联手投机客的案例。透过影片揭发黑心房仲以过高的行情资讯欺骗消费者,并再次重申:永庆房屋诚实不炒房,提供「真房价保证」,承诺提供完整成交行情,若未落实,将赔偿买方最高400万元、赔偿卖方最高4倍服务费。

三、台湾房屋

一般人想到房仲业,多半联想到房屋买卖媒合、议价,但台湾房屋则是以「ESG+」、「爱家爱地球」等做为核心诉求,希望藉由实际行动,让消费者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与重视。台湾房屋团队於新北瑞芳、桃园中坜、新竹沙湖与苗栗大湖等四大林场种植1,500多棵树木,相当於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园树木量的两倍以上,这些树木每年为台湾减少3,750公吨的二氧化碳,对地球暖化的问题提出了正面回应。

物件合适度、仲介服务、收取佣金 三大要素打动顾客

Seesaw创宇数位执行长温慕垚认为,顾客选择房仲的原因不外乎物件的合适度、仲介服务和收取的佣金这三项,若要让消费者有感,必须紧扣消费者需要房仲的「理由」来切入,数位影音比较「实际」,在第一时间没有引起消费者注意,就失去了沟通的机会。

image source:YouTube/信义房屋

针对以上三支影片,温慕垚分析,信义房屋是老品牌,长年主打「信任」,这支广告宣传重点在AI,是比较偏战术面的广告;永庆房屋是房仲业的第二品牌,向来与信义房屋直接竞争,这一年都主打「诚实」,宣誓不会赚差价;台湾房屋则是房仲业的後进品牌,该支广告比较偏形象建立。总言之,三支广告的目的不同,信义房屋在建立领导品牌的形象(AI赏屋配对)、永庆房屋则是突显消费者的忧虑(被赚差价)、台湾房屋则希望建立品牌形象。

image source:YouTube/永庆房屋

若从广告「效果」来说,信义房屋是领导品牌,主要是维系消费者的记忆度,消费者看完这支广告,会记起信义房屋;永庆房屋的诉求「直接」,最容易勾动消费者的注意;而台湾房屋则是想建立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但对消费者而言,买卖房屋还是会回到实际的需求,因此,单以形象广告做行销,对想买卖房屋的消费者来说,影响力较不直接。

image source:YouTube/台湾房屋

Read More

Image Source:pexels

文/Dylan Yeh

Netflix日前向美国媒体《Deadline》证实,将在接下来透过直播串流技术打造无剧本的实境节目内容,同时也预计应用在更多适合以直播呈现的节目内容,例如近日由房地产真人秀 《日落豪宅》(Selling Sunset) 举办的直播,或是为竞赛节目提供现场投票等操作。

目前Netflix并未透露实境节目具体推出时间,但从市场讯息认为,Netflix此项技术将会在近期内应用在其制作内容,其中包含舞蹈节目《Dance 100》,以及喜剧表演节目《Netflix Is A Joke Festival》。

在此之前,苹果已经在Apple TV+启用直播节目《Friday Night Baseball》,透过现场直播赛事节目吸引更多观众加入观看,而Netflix此次跟进以串流技术制作直播类型节目,表示也将吸引更多人观看,甚至可以增加使用黏着度比例。

Image Source:apple

同时结合之前透露将推出以广告类型支撑播放成本的服务模式,创造全新内容商业模式,例如在直播过程能安插更多广告置入,藉此营收机会,同时也能藉由内容与免费使用模式吸引更多人观看。

Netflix之前也曾向《纽约时报》透露,将於年前增加以广告支撑播放成本的服务,同时也准备向与他人共享帐号的订阅用户收取额外使用费,藉此填补因目前订阅人数减少,导致整体营收出现下滑的情况。然而,目前Netflix仍希望透过全新内容制作方式,以及服务使用模式,加快改善现行营运表现的脚步。

Reference:Deadline、New York Times

Read More

Image Source:unsplash

文/TenMax Tobey

深耕华人市场,农历新年、春节商机不可错过;进军欧美市场,年底的黑色星期五、圣诞节,则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购物档期;至於,跨境东南亚,尤其插旗全球最大穆斯林国家「印尼」,不可不知的节庆档期则非「开斋节(Eid al-fitr)」莫属!

开斋节约莫落在每年 4-5 月间,相当於穆斯林的新年;在这之前,伊斯兰教徒必须经过一个月的「斋戒月」,在日出至日落间禁饮、禁食;斋戒月过後,隔天即是开斋节了,庆祝活动通常持续三天到一周。穆斯林会在斋戒月期间,着手准备过节所需的各式用品,包含食材、服饰、亲友礼品以及家居装饰等,可想而知,这段时间绝对是跨境品牌不可忽略的行销大档!

今年的斋戒月已在 4 月 3 日正式开跑,开斋节则将在 5 月 3 日隆重登场,跨境东南亚的品牌,正在思索斋戒月/开斋节行销策略吗?TenMax 陪你掌握五点 2022 最新印尼斋月洞察:

一、促销挑时段:斋月後半段,购物最高峰!

穆斯林的生活重心,将随着斋戒月的不同阶段而产生变化。在斋戒月的前两周,穆斯林必须投注大量心力,以适应生活作息的转变:由於斋月期间,日出至日落之间不可饮食,穆斯林必须比平时更加早起,也更加晚睡——早起是为了提前进食,补足一日的能量所需;晚睡则是由於亲友在日落後聚会、祷告,而延後了就寝时间。因此,印尼凌晨五点的网路流量较平均增长了 345%;全球伊斯兰地区斋戒月夜间电商流量则提升了 37%。除了适应斋戒月作息外,斋月的前两周,穆斯林也专注於净化自己的身心、提升自我,以及参与宗教仪式。

接着,来到斋月的後半段,超过半数受访者在最後两周,开始进行活跃的购物行为,为即将到来的开斋节做准备——斋戒月的下半段、开斋节的前两周,这段时间是穆斯林新年的购物最高峰,也是品牌进行斋月行销,最关键的布局重点。

▲斋戒月的後两周,是行销的重点波段。

Image Source:TenMax

当正式进入开斋节後,多数穆斯林专注於和亲友相聚、欢庆佳节:69% 受访者表示会在这个阶段精心打扮、讲究穿着配件;57% 穆斯林在此时分送礼物,为爱人带来喜乐;39% 穆斯林在家烹饪,与亲友共度美好的饮食时光。由於密集团聚,家居装饰也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开斋节这周,服饰、食品、礼品、家居等品牌,仍可加强火力进行促销。

二、拥抱广告:91% 印尼穆斯林期待在社群媒体上发掘购物资讯

由於购物在斋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九成(91%)以上的穆斯林乐於在这个期间,看到品牌、企业在社群平台投放广告,并将这些资讯,作为购物决策的考量之一。事实上,整体而言,穆斯林在斋月/开斋节期间,更频繁地使用社群软体,不仅是因为零碎的时间增加,也因为必须和亲友热络地联系;另一方面,由於漫长白天无法进食,穆斯林也需要更多的娱乐内容以分散注意力。

调查显示,斋月期间,43% 穆斯林为了打发时间、保持愉悦而使用社群平台,这代表着网红、名人发布的内容,将在此时节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另外,也有高达四成(39%)的穆斯林,专注透过社群平台来搜集购物资讯、探索划算的交易与促销,无疑是品牌切入的绝佳时机。就内容偏好而言,斋月期间,穆斯林网路使用者最期待在社群平台上看到有趣、娱乐、原创的内容,以及具有实用价值或是能带来启发的资讯;另外,最新的产品快讯与促销优惠也名列榜中(37%),品牌除了可在此阶段推出新品,祭出免运、限时折扣等优惠,不妨在社群经营中注入创意、娱乐元素,或是发布实用的内容(例如家居装饰创意指南等)。

▲斋戒月期间,39% 穆斯林在 …

Read More

从传统影视、新媒体再到虚拟实境产业,刘思铭持续探索内容的各种可能性。(图/蔡杰曦摄影)

在充满末日感的西门町街头,一场史无前例的演唱会正在进行中。不需提早出门排队,只要打开电脑、连上网路,就能马上进入这个神秘国度。透过你的专属化身,在虚拟世界里自由飞翔,结交同好。这里是HTC VIVE ORIGINALS的全息音乐平台BEATDAY,美秀集团、吕士轩、YELLOW黄宣和吴霏是第一批合作音乐人。

透过BEATDAY,观众能任意以360度视角观看艺人的音乐表演,参加线上演唱会前,还能在商城中购买虚拟道具和服饰妆扮自己,甚至可以永久收藏演唱会周边NFT。音乐内容商品的价值,重新改写。「VR到底有没有价值?做虚拟演唱会有没有意义?这些已经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了。我们的视野不一定是对的,但总要有人在前面开路。」HTC VIVE ORIGINALS总经理刘思铭这麽说。

打造具有文化价值的娱乐体验

经历了智慧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之後,2016年,HTC将业务扩展到VR(虚拟实境)领域。除了发表头显式显示器HTC VIVE,也成立HTC VIVE ORIGINALS部门,企图透过发展VR内容建构虚拟实境生态系。最初,HTC VIVE ORIGINALS希望能透过结合VR游戏来扩大整体产业影响力,但很快就遇到台湾游戏产业以代工为主、缺少资金开发独特IP的困境,因此决定换一条更务实的路。

这个转变,也和主事者的专业背景息息相关。HTC VIVE ORIGINALS 总经理刘思铭曾创作周华健《朋友》、张惠妹《哭不出来》、任贤齐《我是一只鱼》等百余首歌词和参与专辑制作,也曾任三立叙事工场总监、TVBS节目部总监和士豆网原创中心总经理,兼具创作者和经理人身分,领域则横跨流行音乐、传统影视和新媒体,熟知内容产业生态和语言。

在他的带领之下,从游戏转往泛文化领域探索成了HTC VIVE ORIGINALS现下最佳选择。「而且台湾的内容供应链完善,创作能量和自由度又非常高,在这个氛围里,我们是有机会的。」他形容,这个整合资源的过程,就像是打开自己家里的仓库,看看里面有什麽独门武器可以拿来使用。

刘思铭的背景横跨跨流行音乐、传统影视和新媒体领域。(图/蔡杰曦摄影)

此时,全球市场也亮出明显信号,让刘思铭放胆往前行。除了隶属於Facebook(公司於今年10月正式改名为Meta)的Oculus、Samsung、Sony等大厂争相发表头显设备,软体方面,VR内容创作也越来越受到瞩目,这在在让他确信,自己正往正确的方向走。

「2016 年,只有日舞影展 (Sundance Film Festival)和翠贝卡影展(Tribeca Fim Festival)等少数国际影展把VR列入评选。但是等到2017年威尼斯影展 (Venice Film Festival)第一次做了VR竞赛单元後,全世界五十几个影展都开始把VR列为内容之一。到了今年,几乎所有影展都有VR单元。」

刘思铭说:「这证明VR在影视、科技文化产业里己经有一席之地,它形成一种艺术创作的格式和体例,就像从缩画变成雕刻,颠覆了原有的创作方法。」

於是HTO VNE OPIGINALS邀请多位热爱挑战新媒材的创作者激荡创意,陆续与导演蔡明亮合作VR长片《家在兰若寺》、导演侯孝贤团队合作《5×1》系列短片,最新作品《病玫瑰》则是与旋转犀牛原创设计工作室合作,结合了VR、逐格拍摄技术和台湾捏面技艺的偶动画,并且风光入围威尼斯影展、美国雨舞影展和加拿大蒙特娄新电影影展。

「我们的愿景就是透过虚拟制作技术,为人们在虚拟世界里带来更多具有文化价值的娱乐体验。」刘思铭说。

在虚拟世界活得跟现实一样

除了影视内容,出身流行音乐产业的他,自然也没有志记音乐的力量。今年9月,HTC …

Read More

Stack 蒐罗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杂志。图中是来自哥本哈根的杂志《Tofu》,内容主要在探索来自台湾、日本、香港及中国的视觉艺术与当代文化。

来自英国的独立杂志订阅平台 Stack,陪伴着无数个热衷於印刷刊物的老灵魂,给他们一个逃出数位织网的机会,在纸与墨的小众世界里尽情摸索、自在奔驰。读者以 7 英镑的订阅价格,每个月可以收到不同的杂志,让人每一次拆开信封都令人惊喜。

大流行病仍在英国猖狂,这场采访从 5 月开始接洽,在逐步解封的 7 月中旬,成功与创办人 Steven Watson 在伦敦泰晤士河畔的 Somerset House 碰上一面,在这栋十六世纪古老建筑的新翼楼一隅,谈他一手建立的订阅服务、谈独立杂志的美好、也谈对脱欧的担忧。

数位内容与科技资讯的洪流载浮载沉,在这繁杂多样的时代里,有一群坚守文字本质、相信纸张体验、执迷於说故事的人,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组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团队,将自己热爱的话题幻化为刊物,形成不被科技淘汰反而蓬勃发展的独立杂志界。Stack 便是因此而生的订阅服务,幕後推手是浑身散发杂志梦的 Steven Watson。

他每年从世界各地挑选 12 本优质的小众杂志,每个月定期寄送给不知道会收到什麽的读者们,自成立以来已蒐罗了超过 100 种不同的刊物。回想 2008 年夏日,Steven 在自家客厅踏出 Stack 的第一步,创业前四年的订阅人数不到 300 人,全得靠热情支撑下去。「大概有四年的时间,我都没办法付自己薪水。」他说。

如今,Stack 拥有大约 3300 名订阅户,以一个月 7 英镑的实惠价格,掳获了不少关注独特性的新时代男女。

Stack …

Read More

出生於医生世家的林之晨,和很多孩子一样,小时候有过很多梦想:他梦想过成为一名总统、警察、救火员、太空人、上班族⋯⋯然而小时候的他所没想到的,是成为一位创业者、创业投资人、电信公司总经理。

以上那些职称,是现阶段的林之晨所担任的身份。除了专注於工作与事业,林之晨在意的,还包含了自我内在的探索。这个特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创业之路、及路上所遇见的人们。

⓵ 如果给你一个保证会实现的愿望,你想为台湾实现什麽?为什麽?

林之晨 (以下简称林) :我最想为台湾实现的愿望是教育改革,因为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可以赋予国民原力,帮助他们在人生中获得更多快乐、满足与成就感,进一步造福彼此。一个国家与社会外显的种种问题,其内部根源也往往是教育。因此,我任性地希望,台湾的教育能跟上、甚至是超前时代。

⓶ 过去三年,你最大的改变是什麽?这个改变对你带来的影响与意义?

林:对於身边的人,我更能理解、同理他们的感受。过去三年,我身边有不少创业者与同仁受到忧郁症的困扰,推着我一直去学习,身处在这个世界,如何要更了解身边的人,帮助他们在创业或工作旅程中,能与自己相处得更好,找到更多快乐与成就感的来源。这样的进步,让我更能辅导mentees找到较适合他们的北极星,更能与人生路程上难免的苦难相处。

⓷ 你认为到了2045年,人类的生活方式会有哪些不同?

林:25 年之後,我相信在几个领域会和现在的生活方式非常不同:

ⓐ自动驾驶普及:届时人类要从A点到B点,可以非常轻松地召唤一台自驾计程车,经济又高速地抵达。

ⓑ智慧眼镜普及:可以帮助人们更快辨识、更深入的去认识身边的人事物,大大提升生活中,与周遭互动的深度、层次与意义。

ⓒAI高度发展:AI对人的理解,这时已达到非常成熟的境界,每个人的AI 助理,甚至比自己或另一半更了解自己,能在对的时间,提供最佳建议,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得到更多快乐和满足。

ⓓ普惠金融成熟:人们的理财、投资与保险,变成由AI和Blockchain所提供的整合服务,让人们更轻松、更安心地获得财务保障。每个人辛苦所赚来的薪水,都被更好的安排,不会因为缺乏财经知识,而放在错误的资产上,造成惨痛的损失。

ⓔ量子电脑普及:现在二进位运算所做不到的各种应用,都可能发生。

ⓕ绿能普及与核融合等新能源技术突破:那时的人类社会,将趋近於碳中和,甚至进入负碳排,可以逆转自工业革命这两百多年来,因为经济发展对地球所造成的伤害。

ⓖ人类可在地球之外生活:那时的人类,应该已在火星上建立某种早期殖民地,而月球上则可能已有度假村。

🔻 PHASE ① 求学阶段

1978,出生於台北

1988,十岁时,自己写出游戏程式

1999,首次创业,与同学共同创办B2C电脑零售网站哈酷网

2000,达康股灾,哈酷网转型AI软体服务商硕网资讯

2002,毕业於台湾大学化学工程系,辅修经济系

🔻 PHASE ②海外深造

2002,移居上海,担任硕网资讯大中国区总经理

2004,移居纽约

2006,自纽约大学史腾商学院 (NYU Stern) 取得MBA学位

Read More

十年前群众募资风潮从欧美吹起,Kickstarter、Indiegogo成了一般人耳熟能详的国际性募资平台,而台湾人最熟悉的群募平台,应该就是啧啧了。一路走来,总募资金额达46亿元,总赞助人次190万次,至今共有3771个专案上线。啧啧怎麽做到的?

2011年,年仅28岁、在英国担任建筑师的徐震,因为看到身旁学设计、做创意的朋友,迫於现实和资金考量,往往对於是否要实现自己的创意,感到踌躇不前。

在此之际,他注意到Kickstarter的发展,认为群募平台能让创意人将点子预先拿到市场测试,并获得反馈,因此,抱持着让美好事物发生的想法,和几个好友齐力打造出啧啧。台湾第一个综合型群众集资平台,就此诞生。

如今,十年过去了,啧啧摇身成为全台最大的群众募资平台,却毫无一般印象中所谓「成功企业」该有的样子。一间十年的企业,新创期当然是过了,办公室却仍然设在共享空间,全体员工会议一年不超过四次;理应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时间,团队成员三两散落,不免让人疑问,人都去哪了?

2011年,年仅28岁的徐震,秉持着让美好事物发生的想法,与几位设计师好友创立啧啧。

「我们自由度很高,只要夥伴需要你时,找得到人就好。」啧啧专案经理韩澐稀松平常地解释,即便是上午去宜兰冲浪、下午回台北上班,都见怪不怪。基本上,啧啧组织扁平,除了徐震之外,几乎人人都叫专案经理,差别只在资历深浅。

「有些成员除了啧啧的工作外,另外有自己的事业在忙,有人是图文插画家,有人还经营游戏公司。」如果说领导人就是形塑企业样貌的灵魂,像啧啧这样一间超乎想像的「非典型企业」,似乎得从徐震身上找寻答案。

乐於助人  创办人生来要当助理

端详徐震的名片,上头乾净,简单,连电话都没有,不显眼的「the sidekick of geniuses」小字成了最大亮点。徐震的意思是,他是「天才的夥伴」。学建筑、都市设计,看似有成为艺术家潜力的徐震,很清楚自己的特质,好奇心强,每件事都能快速上手,但顶多做到六、七十分,缺乏那种职人追求完美的精神。因此,如同罗宾之於蝙蝠侠,他给自己的定位,是适合当别人的助理。

# 视角一  梦想的起点

◉ 啧啧小档案

品牌精神 
欢迎每一位喜欢梦想的人们,一起让美好的事物发生

共同创办人:徐震、邱慕安、刘家文、林能为
成立时间:2011年暑假,2012年2月24日网站正式营运
主要产品:啧啧群众集资平台,刊登各式各样的创意计画
员工数:26人

徐震是啧啧第一位专案经理,能藉着协助提案人,尽情体验各行各业的生活,尽管群募的光芒从来不在助理身上,他却认为,自己拥有别人没有的幸运,「我能参与许多很棒事情的诞生。」但当助理和追求成就感是互为抵触,难免让人怀疑自己一生是不是都无法被肯定。

每当这时候,他就会对自己说上一句煽情的话:「感谢命运让我遇见群众集资,我第一次发现,做助理可以做到有自己的事业,」事实上,啧啧创办至今,几乎没有在网路上登过人才招募广告,所有成员都是徐震一个个寻觅,或经由朋友介绍而来。

问他原因,他彷佛等了许久,正是为了说出那个命定的答案:「因为我找进来的团队,都是和我很像的一群人。」也就是说,目前啧啧拥有26个天才的夥伴。

专案经理们  把群募案当自己事业

对於「啧啧拥有26个天才夥伴」的说法,专案经理高立杰忍不住失笑,却欣然同意。高立杰是设计背景出生,他其实是先当提案人,再进入啧啧,他曾经想过自己会是个天才设计师,但体验过设计师经历的一切後,反而发现自己更擅长在设计师身边补足他们的不足。

另一名专案经理丁展誉,也有这样的特质。在协助提案人时,他习惯把自己当成赞助过几千、几百个案子的人,设身处地为提案人思考,哪里还有不够周全之处,「做为天才的夥伴,是非常好学习事物的位置,你可以贴近一个很有热情、理想和能力的人,学到他擅长的事。」

高立杰进一步补充,啧啧的专案经理常把案件当成自己的事业,表现得比提案人还急,这让某些企业老板相信啧啧的话,更胜过自家员工。因为对这些专案经理来说,募资金额大小从来不是重点,协助提案人达成梦想,才是关键所在。

「大金额案件有他的爽感,但有些资源没那麽丰富的案子,用50、100万就能把产品、东西做出来,反而会让我们很有成就感。」高立杰解释,通常两、三千万的募资规模,都不会是品牌的救命钱;往往50、100万就达标的案子,由於品牌、产品本身就属小众,那样一笔小钱,恰恰是让提案人继续往下完成梦想的动力。

至於创办人徐震,十年群募生涯中,他认为最有魅力的事,是真切感受到「失败为成功之母」这句格言,不是胜者用来安慰输家的场面话。或许提案人首次募资达标,成品、规模却离理想还有一段距离,但提案人会将挫折小心翼翼收好,成为日後的养分,卷土重来。

例如目前由二代接班的源源钢艺,首个胡椒罐募资案因为不符合台湾人生活习惯,只募到了77万元,但後续的便当盒、饮料杯提案,提出相应台湾文化的改造,最终募资成果都达千万以上,啧啧等於是见证一个台湾生活器具品牌的重生。

作为一间非典型企业,啧啧自由度高,成立十年办公室还设在共享空间,全体员工大会一年不超过四次,上班时间也相当弹性。

透过各式各样的提案人,徐震也认清啧啧必须不断尝试,就像这十年间,更新、改版啧啧网站成了家常便饭。

徐震举例,十年前啧啧开站时,脸书还没那麽红,许多人是藉由输入网址进入啧啧,网站必须设计得让人容易找到,首页打开就是啧啧的介绍,可如今人们习惯从社群网站导流,整体规划又不一样,「有太多东西要顺应大环境改变,所以我们不会订三年、五年计画,想的通常是要做到什麽、怎麽做,因为随时都在调整。」

群众募资  朝生活各领域蔓延

Read More

暌违20年,在拥有运动、艺能界广大人脉的「黑人」陈建州催生下,台湾第二个职篮联盟P. LEAGUE+去年拔地而起,不但网罗众多实力与名气兼具的一线球星,更成功经营起主客场制度,票房开出红盘,俨然已是全台球迷最关注的篮球赛事。过去20年来没人缴得出的漂亮成绩单,P. LEAGUE+是如何做到的?

2021年5月,P. LEAGUE+发出官方声明,宣布总冠军赛比数留在第四场後的3:1—由於COVID-19疫情在台湾延烧,全国提高警戒层级,导致台北富邦勇士和福尔摩沙台新梦想家均无法在合乎规范的情况下(各场馆依规定封闭)训练,更不用说比赛,因此联盟裁定由富邦勇士拿下P. LEAGUE+首季的总冠军。

最终裁定引发的些许讨论及惋惜,显示了P. LEAGUE+在台湾球迷心目中的地位。自从中华职业篮球联盟CBA在2000年宣告倒闭後,台湾篮球历经了20年没有职篮联盟的空缺,尽管SBL(超级篮球联赛)在2003年登场,也曾有过一段辉煌,更成了「黄金世代」球星发光的舞台。

但十多年过去,SBL已经因为各种小问题的累积,加上经营面的无法突破,成了台湾篮球迷心中的一大块鸡肋——要弃?那毕竟还是台湾最高层级、汇集最佳选手的联赛;要食?那没有太多吸引力的观赛感受又让人感到无味。

专业策略设定  找回既存篮球迷

尽管在台湾,篮球是最多人从事的休闲运动,SBL却渐渐无法成为真正热门、带动观赏风潮的联赛,让许多台湾篮球迷彷佛躲了起来。SBL式微,甚至让原本的七队规模再缩编,就在台湾篮球陷入各种困境的时候,P. LEAGUE+在执行长陈建州的号召下成立,突然之间让台湾篮球有了一股新的力量出现。

然而,P. LEAGUE+并非横空出世,SBL在台湾篮坛耕耘多年的基础,或多或少也对这个新职业联盟的草创时期有所助益。以参与第一季的球队而言,至少就有台北富邦勇士、桃园领航猿两队是以往曾经历过SBL的球团(领航猿背後为璞园集团),而四支球队的资深球员更几乎都有过SBL的洗礼,球队的基本元素也都和以往台湾篮坛概况大同小异。

的确,本来就不会因为一个新联盟的出现,就突然有许多顶级球员从天而降,但近两年SBL的票房不佳,到一整季下来票房亮眼的P. LEAGUE+,这个台湾球迷等候已久的史上第二个职篮联盟,确实把本就存在的篮球迷又找了出来,并让广大球迷透过行动说明了对这个联盟的支持。

而这其实要从策略面说起,也是陈建州和所谓「矽谷帮」的故事。在去年P. LEAGUE+展开热身赛、等着12月的开幕战来临前,陈建州在自己的Facebook上介绍了他曾在开幕记者会上提及的「矽谷帮」夥伴,这些人的创业与投资经验成了陈建州建立联盟的重要根基。或许陈建州在部分网路评价上有个「装熟」的标签,但他这些人脉,的确帮助联盟初期的建立。

HTC首席去中心化长陈信生(Phil Chen)和陈建州在美国认识,当初认识的契机是台裔球员林书豪在NBA缔造的「Linsanity」热潮,当时在纽约的陈信生遇见同样对篮球有高度热忱的陈建州,篮球成了两人的共通话题,也是後来即使分隔两地,依旧能维持联系的理由。两人再一次有所交集,是陈建州与其他股东创建了宝岛梦想家(福尔摩沙台新梦想家前身),跳脱既有的SBL环境,走出台湾,挑战ABL(东南亚职篮联盟)。

梦想家并不是第一支挑战ABL的台湾球队,但梦想家延续了高雄圣徒跨出的步伐,并用更缜密的经营方针,在彰化确确实实打造了篮球乐园。在梦想家出现之前,彰化偶尔有SBL比赛移师举办;在梦想家出现之後,彰化成了有别於SBL、自主经营的台湾篮球市场。而陈信生也更相信陈建州对篮球的热忱,有机会在台湾用篮球闯出一番名堂。

就在梦想家作客香港的时候,当时在香港开投顾公司的陈信生再度进场,见证了ABL和NBA不同的气氛,「观众热情的投入,让我觉得ABL的观赛感受很不一样。比如我看到香港对菲律宾的比赛,香港有些人家里有菲佣,就成了进场支持菲律宾队的来源;当菲律宾击败香港,会有种员工打败老板的气氛,这就形成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陈信生当时见证的感受,就成了他後来在投资P. LEAGUE+之後最想营造、也认定最能和以往的篮球环境做出分别之处。「职业化的关键在主场经营,」陈信生说,「主场经营才会带来归属感,假如我是彰化人、我是新竹人、桃园人,就会支持在地的球队,或者我是科技业,我就会支持有科技业色彩的攻城狮。」

联盟成立初期,执行长陈建州与各球队要角齐聚联系感情。

秉持着一开始就相信陈建州的初衷,陈信生以自己做创投的背景,丝毫不怕冒着风险,「以做创投来说,看到已经投入这个领域二十多年的陈建州来做新创,对我来说很完美,一来是他已经有这麽多年的经验,二来是他拥有的行销资源。」

对陈建州来说,除了四支球团的代表外,「矽谷帮」夥伴能从圈外人的角度提供意见,在联盟创立之初不只出钱,更提升各种宏观角度,是他认为最大的帮助,「新创公司在矽谷很常看见有理想、有梦想、但技能无法实现的人,刚开始都很辛苦。这个过程其实跟联盟从零开始一样,不被看好、在没有职篮的市场中努力奋斗,这都是新创的态度和精神,或多或少也像是联盟的精神。」陈建州说。

主客场制、商业行销 凝聚主场归属感

四年前,宝岛梦想家投入ABL,选定彰化体育馆设立主场馆,凭藉多元且与在地紧密结合的行销活动,开创台湾篮坛主场化的经营模式。而後,富邦勇士也於2019年投入ABL,并以台北为主场,更接受台北市政府合作冠名。去年成立的P. LEAGUE+,延续了ABL及国际众多职篮联盟皆有实行的主客场制,并由此成功经营出在地归属感与商业模式,成了该联盟与SBL的最大差别。

梦想家投入P. LEAGUE+後,去年下半年接受台新银行冠名赞助,改名为「福尔摩沙台新梦想家」,并持续深耕彰化,是联盟唯一以中台湾为根据地的球队,不仅周边商品结合彰化大佛、中部区码04等在地特色,甚至携手彰化代表性庙宇南瑶宫推出联名平安符,结合赛事规划的各式主题活动也从没少过。

根据陈信生观察,四支球队和在地的结合都非常密切,除了较早开始经营地方连结的梦想家与富邦,璞园集团组成领航猿後,以桃园航空城的诸多航空元素吸引关注,球队总经理、过往球员时期素有「台湾飞人」美名的陈信安,更用自己的知名度化身「机长」,让每位进场球迷成了搭机的乘客。

而科技城新竹组织的新球队,则以「攻城狮」为名,和「领航猿」两个队名都兼具吉祥物象徵意义与在地重要职业的谐音,归属感自然提升。攻城狮更为人称道的是商品设计,迅速推出话题相关的设计物,成功在第一时间吸引球迷目光。建立起观赛感受後,球迷的附着度自然更为提升。

https://www.facebook.com/PLEAGUE.official/photos/a.107659497702321/161487052319565/

攻城狮总经理高景炎就说:「经营一支职业球队,後勤单位不能欠缺,组织必须充满人力,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球队里面工作人员比球员还多的团队。」而P. LEAGUE+各球团都愿意积极维系的营收模式,让主客场制得到最大的认同。

高景炎和攻城狮的其他高层从见面的第一天就决定要高度与在地结合,努力把新竹和篮球连结在一起,「主客场制、商业化行为,其实这是新竹从没出现过的运动经营模式,现在回想起来是很大胆的做法。或许我很疯狂,但也有一群很疯狂的股东支持我们,这才是最重要的。」…

Read More

HTC VIVE ORIGINALS总经理刘思铭致力於VR世界中的内容开发。(HTC VIVE ORIGINALS提供)

2017年,HTC以生态系的概念整合VR硬体设备和软体内容,旗下内容品牌HTC VIVE ORIGINALS投入VR内容领域,致力於原生IP开发与原创内容的制作。总经理刘思铭认为,VR设备就像登陆火星的技术,但若想要在火星上种下一朵花,就需要内容创作者一同加入。

张铁志(以下简称铁):HTC VIVE ORIGINALS做了哪些事情?

刘思铭(以下简称刘):要发展前无古人的科技时,必须要去创造自己的生态系。HTC五年前进入VR装置领域後,尝试把VR跟内容结合,创造案例、同时订出标准。当时大家在拍VR,却不知道成本多少,产业跟工业其实需要内容标准,当初就决定我们来做VR内容来带动相关内容产业。

2017年,我们跟蔡明亮导演做了第一支VR电影《家在兰若寺》,入围威尼斯第一届VR影展,2019年,我们有五个作品入围,今年又有一个动画作品入围。我们累积各方资源,也让更多跟VR相关的产业跟技术能够更有效的集中在台湾。

铁:最近你们的作品《病玫瑰》在威尼斯VR主竞赛入围,这是一部怎麽样的作品?

刘:这个作品是和台湾专门做偶动画的旋转犀牛团队合作,团队是捏面人世家,偶动画表现出来的艺术氛围非常温暖,而且具有强大的人性,跟CG做的不太一样,几年前看过他们的作品,合作的念头就一直摆在心里。

这个故事有人、动物和不同生物,当疫情发生的时候,描述一个人类小女孩带着魔法玫瑰去找妈妈的历程,我们想要用VR360的形式做出来。把台湾传统手工艺结合到冰冷的前沿技术里面,形成一种很混搭的的美感。尤其对西方人来说,捏面人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不可想像的。这种整合的美学,包括它的故事,都获得很多的好评。

HTC VIVE ORIGINALS与旋转犀牛原创设计工作室携手合作的动画作品《病玫瑰》,结合VR科技、逐格拍摄技术与台湾传统捏面技艺。(HTC VIVE ORIGINALS提供)

铁:VR对於文化创作有什麽独特的意义吗?

刘:VR多出一个维度的体验叫空间,就像魔法一样,当你进入空间,产生的共感会跟单纯用眼睛观看不太一样。最近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常常会有远距会议,有时候会利用VR软体开会。我觉得体验跟视讯是不一样的,它会让你省很多力气。透过VR呈现出手势、眼神和表情,会让会议轻易很多。

如果你们写一篇文章,有「灵性」的人就看得懂、也会觉得很感动,但对文字没有感觉的人,VR可以把想像变得具体化。或是说,当一个平面设计图摆那里,能懂的人很少,可是当它变成一个「大楼」,你可以走进去,可视化很多事情。

铁:你觉得台湾的VR内容创作为什麽在世界上表现很突出?

刘:首先,台湾在科技上是高度知识密集。在技术储备能量很高的时候,技术等待的就是内容,不然技术存在是没有意义的,技术这一端会非常渴望寻找合适的内容应用。

第二,我们不是资本密集,如果有大资本的话,所有人都会被框在里面,可是目前台湾的资本能量没有那麽大,很多有创意跟内容的人,他们没有被框在大studio或大案子里,所以有机会整合不同文化领域的人,共同做一些事。

第三,我觉得HTC很幸运能够作为全世界VR沉浸式头衔里面的领导品牌。台湾这麽小的地方能有一个旗舰品牌,浓缩的能量密度一定比较强大,加上我们一开始就有很好的表现,就会有很多有能力的人愿意进来。

《病玫瑰》制作人暨摄影指导黄瑴恒。(HTC VIVE ORIGINALS提供)

VR整合虚拟与真实生活

铁:这几年大家好像觉得VR的未来已经来临了,可是它好像还是在相对小的圈子里,是因为制作成本比较高、大众接触的管道比较少吗?

刘:今年VR设备的全球出货量大概就会到一千万台。VR设备不同於过往的手机获电视机,当我们在接触手机、电视机这些科技的时候,它都已经迭代过了,前面有一大段养成的过程。

比如手机是从无线电话、家用电话到公共电话;电视机也是,从要拉开小门的电视机到4K电视。可是VR是横空出世的东西,前面没有任何积累,内容、开发者、设备要一步到位,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让VR马上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是还有一段路。

铁:可以替我们描绘一下那个未来吗?我们如何想像它真的在我们生活中?

刘:最近很流行一个概念,就是Metaverse,有点类似电影《一级玩家》,比如Facebook可以建立有自己世界观的Metaverse,用户进入後,在云端过另一个人生。这里面有经济系统,也有你的生活方式、娱乐方法,它等於是和现实生活重叠着。

铁:介绍一下HTC VIVE ORIGINALS九月初推出全息音乐平台「BEATDAY」?…

Read More